沉浸式演艺、沉浸式夜游、沉浸式展览展示、沉浸式文化街区……今年以来,旅游市场持续回暖,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成为新热点。以景区、文博场馆、休闲街区等多元场景为载体,结合人工智能、全息影像、增强现实等软硬件技术,沉浸式旅游带来的新产品、新场景、新体验,丰富了人们的出游选择,助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利用技术手段充分诠释和表达文化,开拓新的旅游市场空间
【资料图】
9月6日晚,2024年北京亮马河风情水岸国际艺术季拉开帷幕。以亮马河为纽带,串联“三里屯—朝外”特色演艺群落和“奥运、CBD、望京酒仙桥、朝阳南部地区”四个演艺活力区,百余场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和文化活动轮番上演。
在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从燕莎码头出发,途经友谊桥、铂宫船闸、琉璃桥等创意景点,缤纷绚烂的灯光秀增添了诗情画意,让人们体验“科技+文化”的魅力。“途经好运桥下的‘星空’,灯光营造的夜空星辰氛围感十足。”来自天津的游客马丽说。
随着互联网等新技术在文旅领域加速应用,沉浸式智慧文旅项目在各地不断涌现,成为广受关注的新业态、新产品。《“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开发数字化体验产品,发展沉浸式互动体验、虚拟展示、智慧导览等新型旅游服务”“推动智能旅游公共服务、旅游市场治理‘智慧大脑’、交互式沉浸式旅游演艺等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
今年2月,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首批42家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试点项目名单。这些试点项目依托旅游景区、度假区、休闲街区、工业遗产、文博场馆等文化和旅游场所或相关空间,运用增强现实、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数字科技并有机融合文化创意等元素,对展示内容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形成了一种旅游新产品、消费新场景。
在山西平遥古城科技艺术馆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球幕光影秀通过16台投影仪,将千年历史场景汇集投射至半球巨幕墙上,带领观众穿越古今,沉浸式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双林寺的千手观音栩栩如生,晋商驼道的驼铃回响耳畔。
在河南郑州河南戏剧幻城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暑期观剧人次超过400万。56个棋盘格样式的情景空间、21个剧场、6500余场戏剧演出,为观众带来一场文化盛宴。“这里总有不同的风景,每去一次都会有新的感受和体验。”郑州市民李怡说。
江苏无锡拈花湾夜间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推出“晚风电影市集”“露台奇妙市集”“滨水烟火市集”三大主题市集,为游客提供闲散惬意的度假生活。夜幕低垂,星光熠熠,看一场露天电影,成为不少游客争相打卡的休闲方式。
北京邮电大学交互技术与体验系统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陈洪说,相比常规的静态展示,沉浸式旅游通过技术手段,可以更充分诠释和表达文化,更好满足游客不断升级的文化体验需求,开拓新的市场空间。
提升项目体验性、互动性,文旅消费潜力持续释放
在四川成都东郊记忆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面向广大市民、游客的第二期“青年夜校”日前上线。课程覆盖咖啡、美妆、缝纫等主题,参与者沉浸其中,感受新意十足的体验。在“青年夜校”“东郊幻夏三重奏”等活动带动下,该园区暑期客流同比增长51%,年轻游客占比超过65%。
“沉浸式旅游成为很多地方的‘爆款’产品,有力带动文旅消费持续释放。”中国文化娱乐行业协会秘书长孔明说。从“长安十二时辰”到沉浸式全感剧场“风起洛阳”,作为结合科技和旅游的新业态,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积极创新产品服务。
戴上虚拟现实(VR)眼镜,进入虚拟时空,体验更多精彩……今年暑期,结合虚拟现实技术的沉浸式体验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美团数据显示,暑期虚拟现实体验订单量同比增长144%,“沉浸式”相关搜索量同比大幅增长,其中30岁以下的年轻消费者占比超过五成。
国务院不久前印发的《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鼓励沉浸体验、剧本娱乐、数字艺术、线上演播等新业态发展”和“推进商旅文体健融合发展,提升项目体验性、互动性,推出多种类型特色旅游产品”。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这些举措将更好激发旅游消费潜能。
北京联合大学中国旅游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曾博伟说,目前文旅市场的沉浸式业态可以分为两大类型。一是独立运营的沉浸式产品,如与戏剧形式相结合的上海“不眠之夜”等。二是将新技术与景区的配套演艺、设施等结合,提升游客在游览过程中的沉浸感,丰富旅游体验,如江苏扬州瘦西湖光影夜游、吉林长白山飞行影院等。
身着汉服的外国游客在武汉黄鹤楼下远望江城,吟诗赏月。夜上黄鹤楼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情牵中西友谊桥”主题活动将中西乐器、服饰、手工、餐饮相交织,打造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北京朝阳大悦城teamlab无相艺术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入选北京暑期入境游亲子类景区前10名,今年已接待入境游旅客近3万人次。
孔明说,根据文娱协会智慧旅游沉浸式专委会监测,科技含量高、内容有创意,强交互、重体验的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受到游客尤其是年轻一代消费者的青睐,成为我国文旅消费市场的新热点。
探索跨界融合,打造多样化、高品质的旅游产品
在山西平遥科技艺术馆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有不少来过不止一次的游客。“提高吸引力和复游率,关键要靠科技打造更炫酷的外在,更要靠文化打造更丰富的内涵。”景区相关负责人说。
孔明说,不论是与文旅场景的深度结合,还是独立于商业综合体的沉浸式项目,好的IP和优质的内容成为沉浸式体验项目产品受欢迎的重要因素。当数字技术与趣味内容有机结合,再找到适当的应用场景,才能迸发出强劲的消费活力。
曾博伟说,想要打造广受欢迎的沉浸式文旅项目,既要根据不断成熟发展的科技手段,逐步加强、完善体验的沉浸感,也要考虑消费者对特定沉浸式业态的接受程度。技术只是工具,景区或项目本身的资源禀赋和文化吸引力才是留住游客的关键。要因地制宜,将数字技术和当地文旅资源更好契合,才能形成受欢迎的沉浸式产品。
沉浸式旅游要紧跟旅游消费新趋势,与时俱进打造新体验。今年暑期,陕西西安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策划了多个文旅融合活动,比如与热门IP《大话西游》合作2024大话西游嘉年华,在街区推出主题展位和主题互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尤其是年轻人关注。在相关活动的促进下,暑期主题街区每日接待游客量都在7000人次以上。
“随着沉浸式体验的普及,景区在规划设计阶段就要注重对空间的合理利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城市规划师陈双辰说,景区规划设计应做好基础设施与新技术应用的结合以及建筑风貌塑造与文化主题的结合,为沉浸式场景打造留足空间。
文化和旅游部等5月印发的《智慧旅游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提出,“鼓励和支持文博场馆、考古遗址公园、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旅游休闲街区、主题公园、演艺场所、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等,运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拓展现实(XR)、混合现实(MR)、元宇宙、裸眼3D、全息投影、数字光影、智能感知等技术和设备建设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文化和旅游消费新场景。”
“在市场需求和利好政策的不断推动下,沉浸式旅游有望迎来新发展。”孔明说,文旅和科技企业要主动把握机遇,探索与新业态、新模式跨界融合,打造多样化、高品质的沉浸式旅游产品,激发文旅消费的更大潜力。
文化和旅游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探索文化、旅游和科技融合有效机制,加快发展以智能交互、沉浸体验等为特征的新型业态,增强文化产品的表现力、传播力和感染力,提升旅游产品的体验性、舒适性和便捷性,努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厉烨、付一凡参与采写)
本报记者 王 珂 《 人民日报 》( 2024年09月18日 第 19 版)
关键词: